泵站自动化系统
泵站是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设施,泵站设施为城市防洪排涝和和农村引水排灌起到关键作用。泵站微机保护及自动化系统主要应用于各种水利设施的泵站自动化监控。包括供水泵站、排水泵站、河道防汛排涝泵站、深水井群取水泵站等。
泵站信息化系统
泵站信息化系统依据城市供水、防洪、排涝和灌排区域内水情、雨情、水环境、农作物生长等实际情况,结合各个泵站工程运行监控、水资源配置、行政事务管理、公众服务、防汛抗旱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对灌排区域的灌溉、排水等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对泵站电动机保护装置进行优化调度,节能降耗,提高泵站自动化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主要特点
高可靠性
信息采集、监控、分析、诊断,及时处理故障隐患。
高效管理实现运行数据、统计分析和报表的自动生成。
调度优化根据运行条件,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建立直观模型,优化泵站运行工况。远程监控配置视频监视系统,实现泵站远程管理可视化。
数据服务
具备 SACDA 数据采集监视功能。与上一级水利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双 向传输,提供数据库访问、存取、日志记录、数据库生成等服务。与 防洪调度系统、灌溉动态调度系统具备远方调度通信,实现梯级泵站的远程调度监控。
监控服务
远方调度室接收各地泵站微机后台监控系统上传的视频信号,对现场的运行工况实时监控。多画面监视、画面自动切换监视、镜头及云台 控制,能够提取画面物体并对目标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异常行为事件,实现安全管理。
业务响应
与其他业务系统交互,实现与水情雨遥测、GIS 系统、工程安全监测、灌排系统等的信息共享,实现实时数据 WEB 发布、信息公开及设备泵站集群调度系统泵站集群调度系统将本地区的多个智能泵站用网络连接并建立调度中心,实现对泵站群的远距离控制与监测。采用光纤电流差动保护以太网、GPRS、卫星通讯等方式传输数据、图像与语音等信号;实现泵站无人值守。适用于大中型泵站群的管理需要。
性能特点
遵循 IEC61970 系列国际标准;
SCADA/EMS/DTS 一体化设计;
实时图形显示,全中文人机界面;
提供全图形化维护编辑二次开发平台,实现全网络维护;
分层分布式设计;
功能模块实现标准软总线数据交换;
为第三方开发提供接口;
以太网络通信,主变保护装置实现数据的快速交换;
基于 C/S 结构的内存库结构设计,支持多种访问模式,减少网络流量,
分布式内存库减少内存开销;
双网双服务器结构实现数据分流冗余;
采用授权机制和硬件加密隔离措施,保证操作、维护和访问的安全性; 根据不同的安全区之间的数据访问关系,采用智能电力专用物理隔离
保证跨区数据安全;
运行日志和数据备份功能实现系统灾难性恢复;
控制功能支持双席监督及防误闭锁判断;
WEB 浏览全数据映射,客户端免维护;支持动态报表浏览保证报表结果与数据源一致。
泵站集群调度系统及产品均为工业级设计,抗干扰能力强,具有高可靠性;前端设备的技术成熟,系统运行稳定;前端设备可远程维护,系统投资小,维护量小,价比高;变压器保护装置采集技术、遥测遥控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水厂自动化系统
水厂自动化系统集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讯及网络技术于一体,实时监测、分析、显示、存储水厂日常运行中的相关数据,对水厂的各种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水电站自动化系统可实现水厂供水的自动运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水资源的监测管理水平。
节约人力
针对客户需求可对相关工作流程实现调度中心远程操作,取代人工作业;
降低损耗
远程数据实时监测提高净水质量和生产效率以及调度反应速度,降低药耗、能耗;
直观显示
系统画面直观显示工艺流程中各个阶段的水质、工艺、设备、取供水、 配电设备的运行参数、工作状态、故障报警,具备监控范围、历史数据实时查询功能;
远程控制
调度中心通过系统操作实现对水资源的远程调度;
实时数据
各传感器、智能终端实时上送数据至调度中心进行判断分析,提高突 发事故反应速度。企业能耗分析管理系统是专门针对工业能耗,在获取工业生产现场智能仪表、监测及计量工具,PLC 系统或 DCS 系统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将工业能耗数据上传给企业能耗分析管理系统,经过计算、分析、统计、优化后,形成电、煤、水、气、油等各种能源的日、周、年消耗情况的详细报表,母联保护测控装置并对能源系统进行平衡、优化和预测,对企业用能进行合理性诊断,并通过曲线、 图形、工艺组态等形式直观有效的展现出来,使决策者能够随时掌握 企业的生产、运行状态,实时监控企业各种能源的详细使用情况,为 企业查找能耗弱点、节能降耗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并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运运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该系统是建立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基础之上的一套科学 合理的能耗分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能耗 管理与分析考核、节能专家系统、系统管理、Web 发布等,通过加强节能管理和优化企业工艺流程实现企业内部节能。
工业节能的途径主要包括能耗监管、技术节能、管理节能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体系。
通过能耗监管平台,一方面可以发现企业节能潜力所在,为技术节能、 管理节能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为节能技术、节能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
企业对有节能潜力、节能空间的环节进行技术创新,优化设计,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和节能环保装备,如水泥窑余热发动机保护技术、节能粉磨技术、变频设备等。
管理节能包括组织、制度建设等方面。通过能耗分析管理系统和技术 改造手段实现节能降耗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套持之以恒,行之有 效的管理办法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要能耗监管、技术改造和管理节能 三管其下。只有在精细科学的管理下运行,加强企业管理、合理配料、 精心操作,搞好设备维修,提高设备运转,这些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节能道路。
通过对能耗分析管理系统的分析不仅可以实时发现工业工艺工序中出现的用能问题,而且可以捕捉到人工难以察觉的能耗问题,从而提醒值班人员及时处理,改善用能效率。微机线路保护测控装置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在于企业的节能降耗,系统作为一站式能耗监控平台, 为企业的能源平衡管理提供指导,根据能耗分析管理的结果,结合后 台的节能专家系统和中央计算引擎,挖掘节能潜力,拓展节能空间,生成节能策略,主要有以下参考方法:
重点能耗监视
通过对企业的用电量、用煤量、用水量、余热量等的逐项计量,找出 能耗占比最高的几项内容(一般为电能和热能),列为该水泥厂的重点节能方向,制定节能降耗指标,如产品单耗目标值,调动全体员工的节能意识。
待机能耗
通过设备仪表采集的电流或者功率统计企业内设备的连续待机时间,并给出待机能耗统计结果,计算出待机能耗的电费,通过查看待机能耗统计分析结果,提醒值班人员查看待机时间过长的设备,35KV微机保护装置并将这些设备关掉。
谷平率统计
系统支持统计各设备开机时间和停机时间,计算出任意时间段的谷平 利用率和谷平率,能耗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查看谷平率和谷平利用率, 了解某时间段内的谷时段和平时段的利用情况,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能耗智能化分析
实时采集并形象化检测各类生产及工艺的所有能耗项目的能耗状况, 对采集到的各种能耗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对比分析。以用电管理为例,通过能耗智能化分析,实现能耗的量化管理,了解企业各类负荷的耗电;进行目标管理,对各类供电符合制定用电指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防孤岛保护装置实时监测用电情况,对供电系统实施监控等。
节能效果考核
为了能对节能技术或节能产品使用的效果进行量化考核,以月、季度、 年为单位对企业节能效果进行考核。对各种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进行 统一和公平地评价,对企业的节能效果有一个综合的评定,从而促使公司管理者向更好的方向努力,形成良性循环。
功能架构
企业能耗分析管理系统软件从逻辑上可划分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展示 模块、能耗分析模块和节能专家系统等模块。将能耗分析管理软件系 统划分成各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尽量减少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 可以灵活地调整各子模块功能,彼此独立运行,方便后续的维护工作,增强系统的一致性、扩展性和兼容性。